文章来源:智汇AI 发布时间:2025-07-07
科技圈又现“黑马”!Pickle团队仅用4天就打造出专为macOS设计的AI桌面助手Glass,上线GitHub后迅速引爆开发者社区。它如“数字大脑的隐形外挂”,隐形于后台,却能高效记录、智能理解,…
暂无访问最近科技圈炸出一个“小而美”的开源项目——Glass,一款专为macOS设计的AI桌面助手。这个由Pickle团队仅用4天时间开发出的工具,上线GitHub后迅速引爆开发者社区,甚至被网友称为“数字大脑的隐形外挂”。它究竟凭什么火出圈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款“看不见的效率神器”。
Glass的诞生堪称“极客式浪漫”。Pickle团队用4天时间,把一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变成了现实:让AI像影子一样潜伏在电脑后台,默默记录你的工作与生活,再帮你把零散信息变成结构化知识。
不同于传统助手动不动弹窗提醒、占用屏幕空间的“烦人模式”,Glass主打一个“隐形”。它不会出现在Dock栏、屏幕录制或截图里,甚至你切换应用时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。但当你需要时,它早已把会议记录、待办事项、知识库整理得明明白白。
“就像给大脑装了个外接硬盘,还自带智能分类功能。”一位开发者在GitHub上这样评价。
Glass的核心功能可以用三个词概括:记录、理解、隐形。
开会时最烦什么?手忙脚乱记笔记、漏掉关键信息、会后翻聊天记录找结论…Glass直接帮你搞定:
实时生成会议记录:无论是Zoom、Teams还是线下会议,它都能捕捉音频和屏幕活动,自动生成文字记录。智能摘要+问答:会议结束5秒内,Glass就能提炼出核心观点,甚至支持自然语言提问(比如“上周客户提的需求有哪些?”)。跨平台同步:记录自动保存到本地或云端,支持Markdown格式导出,方便分享和二次编辑。“以前开3小时会要花1小时整理笔记,现在5分钟搞定。”一位产品经理在试用后表示。
日常工作中,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:
浏览器收藏了100个网页,但再也找不到当初想看的那个;微信聊天记录里藏着重要资料,却要翻半天才能找到;突然想到的灵感,转眼就忘在某个文档角落…Glass的解决方案是:像“数字管家”一样,自动归类你的所有信息。它会分析屏幕内容、音频对话,甚至监控剪贴板,把关键信息提取出来,按项目、主题或时间轴分类存储。你需要时,只需输入关键词,相关内容立刻浮现。
很多人对“后台运行”的工具心存顾虑:它会不会偷看我的隐私?Glass的回答很硬核:
完全本地化处理:所有数据默认存储在用户电脑,不上传云端;可选加密传输:如果需要同步到服务器,支持端到端加密;彻底隐形:不显示在任务管理器、屏幕录制或截图里,甚至能屏蔽系统级监控(需用户授权)。“它就像一个懂分寸的助手,需要时出现,不需要时彻底消失。”一位GitHub用户评论道。
Glass的另一个标签是“Cluely的开源版本”。Cluely是一款付费的AI知识管理工具,而Glass直接把核心代码开源,让开发者可以自由修改、扩展功能。
轻量级:仅需几MB内存,对老电脑友好;高度可定制:支持Python插件开发,想加什么功能自己写;跨平台潜力:虽然目前仅支持macOS,但代码结构清晰,移植到Windows/Linux难度不大;活跃社区:上线一周GitHub星标破千,开发者们正在贡献代码,优化功能。
“这可能是今年最实用的开源项目之一。”一位有10年经验的全栈工程师说。
如果你不是开发者,也不用担心。Glass的安装和使用非常简单:
下载安装:从GitHubRelease页面下载.dmg文件,拖拽到Applications文件夹即可;授权权限:首次运行时需允许“辅助功能”和“屏幕录制”权限(用于捕捉信息);开始使用:默认后台运行,按快捷键(默认Option+Command+G)调出主界面。小贴士:建议先在“设置”里调整隐私选项,比如关闭不需要的功能(如音频记录),确保数据安全。
从Siri到Cortana,从ChatGPT到Glass,AI助手的进化趋势越来越明显:从“主动打扰”到“被动服务”,从“显眼包”到“隐形人”。Glass的爆火,或许预示着未来工具的设计哲学:尊重用户注意力,用技术解决痛点,而不是制造新的干扰。
如果你也想试试这款“数字大脑外挂”,不妨去GitHub搜一搜Glass——毕竟,4天开发出的工具能火成这样,本身就够传奇了。
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pickle-com/gla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