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智汇AI 发布时间:2025-09-13
首家支持三种形态AI编程9月9日,腾讯云发布全新AICLI工具CodeBuddyCode,并宣布CodeBuddyIDE开启公测,面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,无需邀请
暂无访问首家支持三种形态AI编程
9月9日,腾讯云发布全新AICLI工具CodeBuddyCode,并宣布CodeBuddyIDE开启公测,面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,无需邀请码。国内版支持DeepSeek,所有功能(包括IDE和CLI)均可无限制使用;国际版支持GPT与Gemini等主流模型,可同时在IDE和CLI消耗Pro模型额度(测试期间赠送部分Pro模型体验额度)。
CodeBuddyCode定位于专业工程师用专业的CLIAgent,支持用自然语言驱动整个开发运维生命周期,实现极致自动化效率提升。
伴随CodeBuddyCode的诞生,腾讯云CodeBuddy成为业内首个同时支持插件、IDE和CLI三种形态的AI编程工具矩阵。
AICLI形态的出现也反映了AI对软件工程的改变越发深入。开发者的需求从“代码补全”转向“全栈应用开发”与“流程自动化”,AI编码产品的形态也从最早的IDEAI插件,到AIIDE和AICLI等多种形态并存。
目前,腾讯内部超90%工程师都在用CodeBuddy,整体编码时间平均缩短40%以上,AI生成代码占比超50%,结合内部大规模投产经验,研发提效超16%。
CodeBuddy团队透露,对比2024年腾讯内部实践看来,今年AI代码生成覆盖的流程广泛,更加侧重以智能体为代表的项目级代码生成而不仅是代码补全,同时更加关注AI代码评审环节,AI生成代码占比从35%增加到50%;AI在代码评审中贡献占比从12%增加到35%。
腾讯云CodeBuddy支持插件、IDE和CLI三种形态的AI编程工具,开发者可根据自身用户习惯和场景需求灵活选择。
2024年,腾讯云就推出了IDE插件“代码助手CodeBuddy”,主要面向使用VSCode、JetBrains等传统IDE的专业开发者,其开发智能体Craft支持生成多文件项目,是国内首个支持MCP的代码助手。
2025年7月宣布开启内测的“CodeBuddyIDE”则为独立IDE产品,在代码助手已有能力上进一步丰富,主打“对话即编程”,用户“无需一行代码”,仅需用自然语言对话就能实现应用从产品构想、设计、开发部署的全流程,让非技术背景的从业者也能快速实现创意,大幅提升软件开发效率。
最新推出的“CodeBuddyCode”则为AICLI工具,面向专业开发者提供高效计算机交互方式,与IDE共用额度。
腾讯云开发者产品总经理刘毅表示:“全球范围内同时支持这三种形态的AI编程工具较少,而CodeBuddy不仅覆盖全场景,更融合腾讯的云原生能力与开发者生态,并通过底层技术打通了三者间的模型与能力协同,满足开发者‘随时随地、按需切换’的高效需求。”
CodeBuddy深度融合腾讯云原生能力(如云开发CloudBase、EdgeOnePages等),以“自然语言驱动全栈开发”为核心,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从产品规划、界面设计、研发部署到运维的全流程自动化支持。
同时,腾讯云此前推出的AICLI统一管理工具CloudBaseAICLI已同步支持CodeBuddyCode,可统一调用CodeBuddyCode、ClaudeCode、QwenCode和Codex多种CLI工具,支持多个模型;并深度集成腾讯云开发平台CloudBase,支持将应用一键部署到云开发。
不同于可视化的GUI(图形用户界面),CLI(命令行界面)是一种通过文本命令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。适合自动化、批处理、远程操作(如服务器运维、CI/CD流水线)场景,整体而言更加高效。
(CodeBuddyCode的操作界面)
传统CLI工具(如Git、npm)缺乏AI智能,导致开发者需要在“图形界面”与“命令行”之间频繁切换,效率低下。CodeBuddyCode等AICLI将AI能力与终端深度融合,让开发者通过自然语言在终端完成代码生成、调试、部署等任务,填补了这一空白。因此,AICLI出现后即受到众多专业开发者的喜爱。
全新上线的CodeBuddyCode是终端原生的AICLI,基于npm安装(指令npminstall-g@tencent-ai/codebuddy-code),让习惯CLI操作的开发者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 AI 辅助,无需切换开发工具;直接融入开发者熟悉的终端操作习惯,支持通过管道(pipe)与现有脚本工具链无缝衔接,践行“Unix哲学”的极简效率,开发者无需对工作流程进行大规模重构;同时,CodeBuddyCode开箱即用并有强大扩展性,内置多种工具,支持文件编辑、命令运行与提交创建,并能通过 MCP 灵活扩展或 自定义开发工具。
整体而言,CodeBuddyCode具备五大核心产品能力:
l 自然语言开发:描述需求,即刻制定计划、编写代码,快速实现功能构建;
l 智能代码库分析与集成:具备短/中/长期记忆与上下文感知,高效处理跨文件与架构依赖,支持大规模项目重构、调试、升级,可通过MCP扩展,实现深度集成开发;
l 内置完整工具链:提供文件读写、代码编辑、搜索匹配、任务管理等一体化工作流,轻松应对复杂开发任务;
l 多场景任务自动化:能够从描述直接构建功能、调试与修复问题、自动化处理繁琐任务(如修复lint问题、解决合并冲突、编写发布说明等),提升研发效率;
l 灵活扩展AI团队能力(即将上线):支持通过自定义Agents组建专属AI团队,灵活配置开发、运维、测试等任务,实现协同执行与复杂工程管理。
同步上线的CodeBuddyIDE正式版,相较于此前的内测版本也迎来了能力的全面提升。主要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AI编程问题进行了升级:
l AI软件工程与上下文能力的强化 :重点优化了复杂场景下的上下文理解与后端代码生成质量(如数据库交互、API逻辑等),通过升级智能体(Agent)的多文件记忆与架构感知能力,显著提升生成代码的准确性与工程可用性。
l 腾讯生态深度融合 :深度集成腾讯云核心服务,开发者可通过CodeBuddyIDE直接连接「云开发CloudBase」快速搭建后端服务(如数据库、云函数),并一键部署Web、H5、APP与小程序;同时内置腾讯云EdgeOnePages,可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、部署站点和无服务器应用。
(CodeBuddyIDE的操作界面)
此外,CodeBuddyIDE正式版还预告了后续迭代方向:包括更灵活的“规格(Spec)”配置(允许开发者自定义AI生成规则)、全新UI交互设计(提升操作便捷性)等,后续将逐步上线。